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而言,以基因检测结果作为治疗指导依据已成为临床重要的治疗思路之一。特别是约有5-7%左右的NSCLC患者存在ALK融合(ALK fusion)突变,一旦检出ALK融合突变,则能够使用ALK-TKI进行治疗,其预后和生存期会被大幅度延长。 但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ALK抑制剂?而通常情况下,ALK突变的NSCLC患者又有哪些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? 为此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发起的「安肺小屋」平台特别推出了——《ALK大讲堂》系列科普文章,旨在向更多的ALK突变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科普正确的治疗知识,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疾病认知水平。
近十几年来,肺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日新月异,极大改善了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。随着药物研发的迅速发展,疗效也屡次刷新到新高度,尤其是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,无疾病进展生存(PFS),总生存(OS)可长达数年,使得原本令人谈之色变的疾病逐渐慢病化,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也进入全程管理的新模式。从临床管理角度评价,长生存仍是疗效评估当仁不让的“金标准”,除此之外,肿瘤缓解深度、基线脑转移患者疗效、患者生存质量等评价指标也逐渐被纳入管理的范畴。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分析目前ALK抑制剂可以提供哪些助力。
长生存的底层逻辑-深度缓解起关键作用
我们知道评价肿瘤患者疗效,长期指标OS仍是肿瘤临床治疗追求的最终目标,但肿瘤患者的OS特别是靶向治疗OS通常较久难以评估,因此观测期较短、可替代的评价指标逐渐为临床所用,肿瘤DpR(缓解深度)便是其中之一。什么是DpR呢?它是治疗后肿瘤最长径之和较基线时减少的百分比,通俗来讲,就是肿瘤相对基线的最大退缩程度。截止目前,DpR在不同实体瘤中疗效预测价值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[1,2]。研究发现,在接受ALK-TKI或PD-L1抑制剂治疗NSCLC患者中,较高的DpR与较长的PFS和OS相关[2]。因此,DpR可作为ALK-TKI治疗的新型疗效评价指标,其应用有助于临床医生更早地判断药物的抗肿瘤活性。
在2022年ASCO(美国临床肿瘤学会)年度大会上,布格替尼公布了其对比克唑替尼在ALK阳性NSCLC一线疗效研究(ALTA-1L)的探索性分析结果,即观察肿瘤缓解深度DpR与治疗结局之间的关联。研究根据靶病灶缩小最大比例将患者分为四个分级:0-50%(轻度缓解)、51%-75%(中度缓解)、76%-100%(深度缓解)。结果发现,布格替尼组超一半比例的患者得到深度缓解,且布格替尼组深度缓解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克唑替尼组(56% vs 34%,P=0.0005)。同时,靶病灶深度缓解与患者的更好治疗结局密切相关,布格替尼组深度缓解的患者中位PFS高达44.1个月,3年OS率高达85%,4年OS率高达81%,[3](图1)高比例的深度缓解,助力布格替尼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亮眼疗效。
图1:ALTA-1L探索性分析结果
深度缓解的极致就是CR(完全缓解),也就是肿瘤靶病灶完全消失,对于肿瘤负荷高、侵袭性强且极易发生转移的晚期肺癌,达到CR后患者胸闷、气短及咳嗽等症状将得到迅速缓解。同时,达到CR或将为患者创造手术条件,进而实现根治[4]。ALTA-1L研究结果显示,在整体人群中,布格替尼组客观缓解率(ORR)显著高于克唑替尼组(74% vs 62%,P=0.033),且布格替尼组完全缓解(CR)率高达24%[5]。跨研究横向对比,其他ALK-TKI的CR率多数处于0-10%,布格替尼高达24%的CR率,即近1/4患者靶病灶完全消失,以及,接近3年的中位DoR(缓解持续时间),更好地帮助患者转化成生存获益。
真金不怕火炼-脑转移患者也可长生存
脑转移是靶向药物疗效的制约因素,颅内转移通常意味着较差的预后和不理想的生存。对于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来讲,突破脑转移疗效的瓶颈,改善脑转移患者缓解和生存也是临床非常重视的方面。
在所有的二代ALK TKI中,布格替尼是个特殊的存在,由于其独特的DMPO结构,具有高溶解和高渗透的特点,使其同时具备较高的药物活性和入脑率,[6,7]因此又被冠以“2.5代”ALK抑制剂的称号。
ALTA-1L研究结果显示[5]基线脑转移患者的mPFS达到24.0个月(vs 克唑替尼5.6个月),降低了75%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(图5)。布格替尼的颅内ORR达78%(vs 克唑替尼 26%),对于颅内病灶缓解的患者有长达27.9个月的持续缓解时间,而克唑替尼组仅9.2 个月。布格替尼针对脑转移患者OS的HR为0.43(P = 0.020),表明该药在脑转移患者中有生存获益,且基线伴脑转移患者3年生存率达74%,4年生存率仍高达71%(vs 克唑替尼 44%)。(图2)
图2:ALTA-1L布格替尼 vs克唑替尼基线脑转移患者疗效
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,生存是基本需求,而生活质量则决定是否能最大程度回归正常人生活。GHS/QoL是全球健康状况/生活质量评分,从多个维度评价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。在所有的ALK TKI中,布格替尼是首个实现生存与生活质量显著获益的药物。ALTA-1L研究中,布格替尼中位生活质量改善、维持的时间高达26.7个月,显著高于克唑替尼组的8.3个月(P=0.047)。(图3)
图3 布格替尼 vs 克唑替尼的GHS/QoL改善维持时间(全人群)
同时,对于影响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情感、社会、物理、认知和角色等关键功能,以及消化道、疼痛、呼吸困难、失眠等症状,布格替尼也可显著改善。(图4)
图4 布格替尼 vs 克唑替尼 关键功能及症状
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“慢病化”,意味着患者可能接受长达数年的服药,药物安全性也是重要的考量方面。ALTA-1L研究中,布格替尼相比克唑替尼随访时间为40.4个月 vs 15.2个月,消化道反应、ALT升高、视力障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克唑替尼,且3-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实验室血液检查指标的升高,大部分患者无症状表现。[5]
当确诊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后,就犹如踏上一条不甚平坦的公路,要始终坚定精准诊断的指引,结合疾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,秉持全程管理的科学理念,心怀光明和希望,便可更久更好的欣赏人生的风景。
— 参考文献 —
1. Cremolini C, et al. Annals of oncology, 2015, 26(6): 1188-1194.
2. McCoach C E, et al. Annals of Oncology, 2017, 28(11): 2707-2714.
3. D. Ross Camidge, et al. 2022 ASCO abstract ID:9072
4. Li K, et al. Thoracic Cancer, 2021, 12(15): 2161-2169.
5. D Ross Camidge, et al. J Thorac Oncol. 2021 Dec;16(12):2091-2108.
6. Giuseppe Bronte, et al. 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.2021 Aug;21(8):809-817.
7. Ando K, et al. Cancers (Basel). 2020 Apr 10;12(4):942.